要投稿私官方LINE ID:@826unron
甚麼是內耗呢? 其實內耗這個名詞原本是用來形容機器or設備毫無意義的工作,消耗大量的能量卻沒有實質的東西產出。後來這個詞被心理學家所使用,成為了形容內心世界的一種無謂的消耗。
而精神內耗特別是指內部衝突而造成的情緒與精神的消耗,簡單來說就是腦海中有兩個人在吵架,一方說要這樣做,另一方則堅決反對。這場衝突中消耗的就是我們的精神能量,到最後只剩下疲憊的自己。
據研究顯示,每個成年人一天需要作出多達35000個決定,這些決定有的很重大,有的卻微不足道。每做一次決定就會消耗一次能量,如果不管理好這些能量就有可能會演變成內耗。
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好好處裡內心的壓力與情緒時,精神內耗便會偷偷的開始影響我們的生活。這種精神內耗可能會讓你表現出焦慮、憂鬱、疲憊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。這些情緒不僅影響心境,還可能導致情緒失控或情緒障礙。認知方面,精神內耗會削弱我們的記憶力、注意力、判斷力and創造力,進而影響我們的學習與工作效率。在行為上,會讓我們變得退縮、逃避or過度沉迷,影響社交與人際關係。
此外,精神內耗也會在生理上反映出來,例如頭痛、胃痛、失眠及食慾不振,不僅影響健康和體力,甚至可能進一步引發疾病或其他併發症。因此,認識精神內耗症狀且正視精神內耗的影響,是幫助精神內耗者重建內心平衡的重要一步。
改善方法有很我,這裡統整出7個主要方法。
給自己一個屬於自己的時間
主要目的就是要找回內心的平靜。
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各式各樣的角色,但我往往會忽略了最需要照顧的自己。在這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別忘了留給自己一點時間,這段時間你不用迎合他人,也不需要有壓力。做一點你喜歡或能讓你快樂的事,無論是簡單的聽歌、看書、散步或是畫畫等,這些看是平常的小事,能夠幫助你暫時離開壓力,好好照顧內心那個真正的自己,讓你的內心找回平靜。
學會壓力管理
主要目的就是讓壓力無法持續累積,走出內耗的陰霾
壓力往往是很多疾病的最大殺手,無論是在家庭、工作還是生活中的瑣事,它們都會堆積起來形成壓力堆在心裡,最終難以清除。要解決這問題,首先你需要正視壓力的來源。妳可以透過設定目標,制定時間規劃等來減少工作or學習壓力,避免拖延,剛開始不要給自己定太大的目標,例如說要讀一本書一開始目標可能就一天一頁就好,這樣做的目的可以大大增加自己的成就,感讓自己可以繼續堅持下去。
停止對外來的過度擔憂
主要目的就是讓自己的內心逐漸平靜,能夠更理性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。
我想信每個人對外來一定是充滿不確定的,有的人可能很期待,但我相信多數是擔憂的。但這些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往往會成為內耗的源頭,讓我們陷入無止境的焦慮與自我懷疑 。然而,現實是,這些擔憂的事情很可能永遠不會發生。我們需要學會不再讓自己被這些負面的想法牽著走。試著活在當下,當負面情緒來襲時,提醒自己「這還沒發生,我不需要為此過度焦慮」。
了解自己的需求
主要目的就是讓自己用心關照自己的需求,讓生活的重心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,內耗也隨之消散。
忙碌的工作與生活,常讓我們忽略了自己的身體與心理需求。而內耗的根源往往來自於身心失衡。首先,你需要保證你的作息正常,這是重建能量的關鍵。其次,均衡健康的飲食能夠提高你的免疫力與情緒穩定性。同時,別忘了社交的重要性,與朋友的聯繫和交流能夠為你的內心注入一股暖流,提升歸屬感與幸福感。
給自己一次「社群排毒」
主要目的就是讓自己能與現實世界重新連接 。
在這人手一機的時代我們常常滑開手機,進入網路的世界。這個世界裡充滿了各式各樣的資訊,有時讓人目不暇接,但也時常帶來潛在的壓力與焦慮。當你發現自己陷入內耗時,嘗試進行一次「社群排毒」。減少在網路世界的時間,讓自己遠離無形的比較陷阱。那些完美的照片、成功的故事,無形中會讓你開始質疑自己,進而加劇內耗。給自己一段不被網路世界影響的時間,到戶外走走,你會發現其實現實世界也很美好。
為自己創造小儀式感
主要目的就是讓自己透過這些療癒的小儀式,你會感受到內心的重建和安定。
很多幸福感是來自於那些微小而有意義的習慣,這是丹麥人幸福指數名列前茅的原因之一。他們擅長在生活中創造屬於自己的療癒小儀式,無論是簡單的燭光晚餐、泡澡、還是點上喜愛的香氛,這些行為看似微不足道,卻能迅速提升內在的幸福感。你也可以在家中布置一個專屬自己的空間,這裡沒有外界的打擾,只有你自己和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的事物。
尋求專業幫助
主要目的就是讓他們幫助你一步步走出內耗,重新掌控生活。
有時候,我們可能會覺得內耗已經到了無法自我解決的地步。當你感到自己陷入深淵無法脫身時,請勇敢尋求專業幫助。心理諮詢師能夠幫助你釐清內耗的根本原因,並為你提供具體的應對方法。他們會為你量身定制指導。記住,尋求專業幫助並不是軟弱,而是給自己一條新的出路,讓生活回歸正軌。
先說說這網站怎麼突然變那麼認真好了,其實只是單存最近一直聽到「內耗」這個詞,看YT看到一半剛好有部推薦影片在講「內耗」這個詞,在我的好奇心做動下決定去研究這個詞到底是甚麼意識,為了記錄我研究的東西,所以才有了這片文章。
說真的深入研究才發現很多心理疾病的源頭都是「壓力」,很多心理疾病的解決方法也都是讓自己紓壓and減少壓力來源,在現代這社會要沒有壓力是件不容易的事,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有預防,儘量讓自己的壓力小一點,就像是改善方法所說的「學會壓力管理」如果能好好的管理好,適當的抒發情緒,就可以避免掉霸部分的疾病了。
最後的最後我想說很多事情已經發生就無法返回了,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! 沒必要在意太多以前的事情,回憶只要保留好的。
以後就叫這系列洨心理學好了(如果我還要更新了話)
然後看了那麼多我感覺我最近是不是也在內耗阿
資料來源ibeautyreport.com(欸我根本是照抄阿)